央视新闻: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有1.2亿人。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不足、水平低等弊端加速显现。加快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因地制宜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民生方面,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探索一些领域。我们先看山西。上午9点,山西省运城市陶村镇托儿所活动室开始忙碌起来。平均年龄73岁的“夕阳红歌唱团”正在排练。 79岁的陶土旺是歌唱团的“元老”之一。上午的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吃饭了直接到日托中心。老陶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成立托儿所以来,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不仅老人可以在这里吃饭、娱乐,日托中心还设有20多张床位,村里有需要的老人可以在这里得到照顾服务。目前,全国此类日托中心已超过12万个,成为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驿站。农村独居、留守老人聚居在一起,养老更加便利。在福建省南平市,由于存在大量“空心村”、独居、被遗弃的独居老人、就医不便等众所周知的问题,当地政府将当地养老院内的闲置房屋更换为当地农村的独居老人或留守老人共同居住,更方便了老人的居住。老人供养老人。在“兴丰”社区,生活在偏远村庄和“空心村”的老人大多是60岁至80岁的独居或留守老人,生活能够自理。不仅改善了老人的生活环境,兴丰社区食堂还提供午餐和晚餐,解决了老人的吃饭困难。此外,社区还设有高中、健康小屋、演出市场、趣味菜园等功能区。老年人可以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做一些手工艺品,增加生活补贴。位于“兴飞扬”的健康舱也解决了老人的就医问题。当地乡镇卫生院健康服务队会定期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并组织健康讲座。一些轻微的头痛和脑热可以得到解决无需离开社区即可完成。